我想問乙肝怎麼傳染上的
Ⅰ 聽說一個朋友有乙肝,我想問一下這種病是不是會傳染都靠什麼途徑是不是會遺傳謝謝!
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證明乙肝病毒可以通過日常接觸傳染。如果從原理上分析,應該說是有傳染的可能性的,但從現實上講,這種可能性是很低的。我們經常見到夫妻雙方其中一人患乙肝,另一方卻終生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傳染,除了必須有患者作為傳染源以外,還必須有容易感染的人群以及和乙肝患者接觸的傳染途徑。一般的健康成年人都有比較完善的免疫系統和完整的皮膚粘膜屏障,病毒一般很難侵入,即使病毒突破了重重防線,進入了健康人的體內,人體的免疫系統也可以迅速的把病毒消滅掉。臨床統計表明,成年人感染的急性乙型肝炎痊癒率高達95%。所以說成年人對乙肝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即使受到感染也很容易痊癒。
如果家人或同事患了乙肝或攜帶乙肝病毒,完全不必精神緊張或大驚小怪,可以通過注射乙肝疫苗,產生抗體,達到抗病毒和保護機體的目的。
至於經消化道能否傳染乙肝,一般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消化道的粘膜也能構成一道屏障,胃酸,小腸液對病毒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所以乙肝病毒要想通過消化道傳染他人也是很困難的。有專家分析經過消化道感染乙肝的可能性只有1%
Ⅱ 乙肝傳播途徑有哪些
平時生活接觸、共餐不會傳染乙肝。最好的預防方式是打疫苗。
並非所有的乙肝帶毒者都有很大的傳染性,有的沒有傳染性,或者僅有輕微的傳染性。確實不必像懼怕瘟疫一樣的懼怕乙肝帶毒者。
哪些乙肝帶毒者具有傳染性,哪些又沒有或僅有輕微的傳染性呢?我們可以看他的化驗單,非常簡單明了:凡是在化驗單上HBeAg陽性的都有傳染性。凡是化驗單上有HBV DNA陽性的也具有傳染性;也就是說這兩項陽性的人都有傳染性;沒有這兩項陽性的人就不一定有傳染性或者沒有明顯傳染性。
提到傳染性,還必須說一說乙肝傳染過程,其實所有的傳染病傳播都要有三大要素,或者叫構成傳染的三大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傳染源」,即傳染的來源,有傳染性的乙肝帶毒者,無疑是傳染源,乙肝病人也是傳染源。第二個環節是「傳播途徑」,是指傳染源體內的病毒或者細菌通過那種途徑侵入人體,具體的說,就是HBV怎樣進入人體。HBV主要通過血液這一渠道進入人體,比如輸入含有HBV的血液,或者HBV污染了注射針頭,再給別人使用,就可能感染HBV。第三個環節是人體易感性,如果這個人從來每感染過HBV,那麼就很容易感染HBV,稱為易感者。
上述三個環節缺一不可,少一個環節都不能構成HBV傳染。
Ⅲ 乙肝傳染的途徑有哪些想避免感染,應該怎麼做
有很多已婚夫婦對乙肝這種疾病都有這樣的疑問,即是否具有傳染性,如果有,感染途徑是什麼?他們之所以特別關注這些問題,是因為已婚夫婦無法避免接吻或性生活。因此,假如夫妻一方身患乙型肝炎,另一方必須了解什麼樣的行為會感染乙肝病毒。乙型肝炎有傳染性嗎?
3母體繁殖
對於身患乙肝的孕婦來說,她們的寶寶基本上都身患乙肝,因為乙肝能夠在母嬰之間傳播。此外,對於身患乙型肝炎的產後婦女,假如用自己的母乳喂養孩子,也很有可能引起嬰兒感染乙肝病毒。因此,乙肝病毒很有可能存在於母體羊水和乳汁中,因此孕婦必須特別注意。
Ⅳ 乙肝怎樣傳染的
樓主您好 1 乙肝主要通過血液傳播,不通過消化道傳播,所以共餐感染乙肝病毒幾率幾乎是零 2 你曾經接種乙肝疫苗,但不代表現在仍然有抵抗力,因為乙肝疫苗接種後不是所有人都會接種成功 3 建議近期做一個兩對半檢查,如果仍然是表面抗體陽性,說明對乙肝病毒抵抗力較強,如果是表面抗原陽性,則提示已經感染 4 對方需要考慮做肝功能檢查,判斷病情情況如何 5 肝寶寶網站友情提醒:慢性乙肝治癒幾率很小,建議去正規醫院就醫,避免上當受騙 滿意請採納
Ⅳ 乙肝會傳染,是怎麼傳染的。
乙型肝炎又稱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傳染病。通過血液與體液傳播,具有慢性攜帶狀態。因其可能通過性生活傳播,國際上將其列入性傳播疾病。本病在我國廣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區感染率達到35%以上。據有關資料,肝炎檢測陽性的患者已經達到1.89億,而應就診未就診人數(攜帶者)將近4億。是當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多見於兒童及青壯年。
乙肝臨床表現多樣化,易發展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數病人可轉變為原發性肝癌。
病理
HBV是嗜肝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屬於DNA病毒,是一種復合體,直徑為42毫微米,分核心及外殼(包膜)兩部分,核心直徑27毫微米,內含環狀雙股DNA和多聚酶,其外是脂蛋白外殼。HBV抵抗力很強,在60℃經4小時及一般濃度的消毒劑中均不能使其滅活。煮沸10分鍾後,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包膜上的蛋白質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肝細胞內合成並大量釋放於血液循環中,其本身並無傳染性。核心部分含有環狀雙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是病毒復制的主體。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強,能耐受60度4小時及一般濃度的消毒劑,煮沸10分鍾或高壓蒸氣消毒可以滅活。
HBV具有三種抗原抗體系統:
表面抗原抗體系統(HBsAg,抗-HBs):HBsAg存在於病毒顆粒的外殼部分。HBsAg陽性是HBV感染的指標,但不是乙肝診斷的唯一依據。HBsAg能激發人體產生抗體(抗-HBs)
核心抗原抗體系統(HBcAg,抗-HBc):
e抗原抗體系統(HBeAg,抗-HBe):
傳播途徑
乙肝的傳染源是多樣化的,有急慢性患者,也有隱性感染者與帶病毒者,其中以慢性患者與帶病毒者最為重要。急性患者的傳染期從起病前數周開始,並持續於整個急性期。HBsAg陽性的慢性患者和無症狀攜帶者的傳染性與HBeAg、抗-HBc是否陽性有關。凡血清中HBsAg持續陽性超過6個月以上者,稱為遷延性HBsAg攜帶者。國內的遷延性HBsAg攜帶者中,絕大多數同時HBeAg陽性,在數量上占人群的10-15%,因而是最重要的傳染源。
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排出體外,並通過注射或非注射途徑進入易感者體內。注射途徑包括輸血及血製品、集體預防接種、葯物注射和針刺等方式。隨著獻血員的篩選、血製品的凈化和一次性注射器和針灸針的推廣使用,經注射的傳播所佔的比重將逐漸下降。而非注射途徑包括母嬰傳播、生活上的密切接觸、手術和血液的接觸等傳播途徑將為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由於乙肝病毒可通過唾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排出,因而性接觸也是乙肝的重要傳播途徑。
什麼是「大小三陽」?
所謂「大小三陽」是指進行「乙型肝炎抗原二對半檢查」(簡稱為乙肝二對半)的二種不同結果。「二對半」中的第一對是指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體(抗-HBs),第二對是E抗原(HBeAg)和E抗體(抗-HBe),另外第三對是核心抗體(抗-HBc) 和核心抗原(HBcAg)。由於在肝細胞中,核心抗原已被全部裝配成乙肝病毒,血清中沒有游離的核心抗原,故在周圍血液中只能檢測到第三對中的半對,即核心抗體,故稱二對半。
「大三陽」是指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體檢測均是陽性。一般認為,「大三陽」傳染性相對較強,同時演變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小三陽」是指表面抗原、E抗體和核心抗體檢測均是陽性。「大三陽」和它的區別是前者E抗原陽性。它通常是由「大三陽」轉變而來,是人體針對E抗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認為「小三陽」的傳染性較小。但對於一些E抗原和E抗體均為陰性的人,它所感染的乙肝病毒可能是已經產生突變的病毒株感染,它不能表達E抗原和E抗體,但是如果檢查乙型肝炎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MA)依然陽性,表示病毒血症存在,仍然具有傳染性。
無論「大三陽」抑或是「小三陽」,只是反映人體內攜帶病毒的狀況,均不能反映肝臟功能的正常與否,因而不能用來判斷病情的輕重。要想了解肝功能的情況,最好是定期(3個月至6個月)到醫院作一次肝功能和乙肝兩對半檢查。
「兩對半」,「大三陽」與「小三陽」
什麼是「大三陽」,「小三陽」,以及「兩對半」,原來「大三陽」是指在乙肝檢查中 HbsAg陽性, HBeAg陽性,抗HBc陽性。「小三陽」 是指在乙肝檢查中HbsAg陽性,抗HBe陽性,抗HBc陽性。「兩對半」 是指在乙肝檢查中HbsAg、HbeAg, 抗HBs、抗Hbe,抗HBc。
從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檢測「兩對半」,已為眾所周知。近年又出現「大三陽「和「小三陽」的稱法,並在誰重誰輕問題上存在誤區。其實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在「表抗「和c抗體均為陽性的基礎上,如果e抗原也是陽性,即被稱為「大三陽」,表示病毒復制活躍,常同時伴有乙肝病毒DNA(脫氧核糖核酸)陽性,說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如果僅有e抗體陽性,即被稱為「小三陽」,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復制,若乙肝病毒DNA陰性,則基本不再具有傳染性。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認為「大三陽「病情重,「小三陽」病情輕,希望從「大三陽「盡快轉為「小三陽」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真正決定患者病情輕重的是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和臨床症狀。大致有下面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有一小部分「小三陽」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陽性,提示病毒復制仍然活躍,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發生變異的結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較重和發展更快,應加以注意。第二種情況『無論患者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沒有明顯的症狀,都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而不能診斷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攜帶者中,大多數人是在嬰幼兒時期感染乙肝病毒,由於當時機體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無力清除病毒,容忍乙肝病毒與其長期和平共處,而成為攜帶者的。第三種情況,無論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如果肝功能反復出現異常,或伴有臨床症狀,或有肝脾腫大等,則應該判定為乙肝患者,需要積極治療,以盡快控制活動性肝病。因為我國絕大多數肝硬化、肝癌患者,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反復肝病活躍的過程。換句話說,只要沒有活動性肝病或能避免慢性肝病的反復活躍,就能有效地阻止肝硬化、肝癌等嚴重後果的發生。醫學研究還證明,經過一定的時間之後,每年有5%-10%的「大三陽」者自然轉為「小三陽」。自然轉陰對每個「大三陽」的人來說,都是一種機會,但具體何時發生,目前還沒有辦法確定。因此,建議「大三陽」者不必過分擔心。即使試圖用抗病毒葯將「大三陽」轉為「小三陽」,也必須選擇肝功能異常者,治療才有反應。
乙肝病毒攜帶者不適於葯物治療,等待自然轉陰才是明智之舉。他們可以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但不宜從事餐飲服務和保育工作。
干擾素治療慢性乙肝有效嗎?何有成教授
干擾素是1957年發現的,問世已有30多年。這是人體受到病毒侵襲時,自然產生出來的一種極微量的蛋白質,是人體本身的抗病物質。十多年前生產這種生物製品成本非常昂貴,每克約需5000萬美元,約等於當時1.5~2 噸黃金的價值。現在除可以用人血制備干擾素外,還能成功用生物工程技術生產干擾素,為臨床應用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慢性乙型肝炎迄今尚無特效治療葯物,而干擾素是國內外公認的較為有效的抗病毒葯物。其中25~50%的患者經3至4 個月治療後有良好反應,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和脫氧核糖核酸(HBV-DNA)從血中消失,隨後臨床症狀緩解,轉氨酶恢復正常。不少研究結果表明,歐美國家患者療效較佳,而東方(如中國、日本)患者療效較差。但如能仔細挑選治療對象,干擾素對慢性乙肝的療效仍可望提高。由於機體對干擾素的反應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因此,什麼類型的慢性乙肝患者可望對干擾素有較好的療效,這不僅是臨床醫生在決定用葯前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眾多患者所關注的話題。1990年在美國召開的第七屆國際病毒性肝炎會議上,專家們提出患者的下列因素將會影響干擾素的治療效果:
1.凡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治療前肝炎病程短(小於7 年,尤其是在2 年左右)、e抗原陽性伴低水平HBV-DNA 陽性、血清轉氨酶增高、女性患者、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抗體陰性和無其它疾病(如愛滋病毒感染、腎病和糖尿病等)伴隨者療效好。
2.e抗原陰性而HBV-DNA 陽性的患者,應用干擾素亦有一定效果,但療效稍遜。慢性遷延型肝炎的療效亦較慢性活動型肝炎差。
3.HBsAg陽性的肝硬化患者療效亦較差,可能與HBV-DNA 已整合到肝細胞的基因組內有關。此時機體對干擾素的敏感性下降,反應就差。病程越長,整合的機會越大,敏感性也越低。
4.無症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血清轉氨酶正常者,干擾素治療基本無效。因為這類患者往往在胎內或出生時已感染乙肝病毒,此時患者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以致不能清除病毒,故絕大多數演變為慢性病毒攜帶狀態。這類患者內源性干擾素往往並不缺乏,故給予外源性干擾素治療常不奏效。
在干擾素治療有效的病例中,治療初期常有一過性轉氨酶升高現象,隨後e抗原和HBV-DNA 消失,e抗體出現,繼而轉氨酶恢復正常。轉氨酶升高與干擾素治療後受病毒感染的肝細胞被體內殺傷性免疫細胞溶解破壞有關,是預測治療有效的重要標志之一,如果不伴有黃疸和消化道症狀(惡心、嘔吐、食慾明顯減退)等肝功能損害加重的表現,患者不必為轉氨酶升高而過分擔憂,更無須停葯或加用降酶葯物。但大多數患者在干擾素治療期間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發熱、肌痛、惡心、嘔吐等,還應注意骨髓抑制,個別有嚴重反應者應調整劑量或立即停葯,故接受干擾素治療患者應以住院觀察為宜。
干擾素與乙肝 郭秀藏副主任醫師
慢性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發病率最高,自然經過多預後不良,未經治療5年後約50%的患者發展成肝硬化,一小部分自然地發展成無症狀HBsAg攜帶者(每年約2%-3%)。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活動性與病毒免疫反應有關。而a干擾素對於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效果主要是免疫調控機制起作用。1996年11月德國消化和代謝疾病學會專門討論了慢性肝炎的治療問題,並對治療的適應症、治療方法、臨床觀察、治療後的復發等問題提出了建議。
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適應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性檢出病毒復制,是干擾素治療的對象;而急性乙型肝炎約90%病例可自然痊癒,不是干擾素治療的指征。但需要強調的是,近年發現HBeAg陰性和抗-HBe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病毒復制,HBeAg陰性患者病毒復制是前C-變異株的復制。所以區分慢性乙肝HBeAg陽性(野生株)和HBeAg陰性(前C-變異株)型對於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對劑量的臨床觀察,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應用。干擾素500-600萬單位,3次/周,皮下注射6個月。如果6個月治療後出現HbeAg/抗-HBe血清轉換,可以在血清轉換後繼續用葯2個月。治療後數周轉氨酶升高反映a干擾素誘導對HBV感染的肝細胞毒性反應,應視為良好的標志,一般不用降低劑量。
對於抗-HBe陽性復制型乙型肝炎(前C變異株),初治對a干擾素的應答與野生株感染的效果相似。也就是說這類患者a干擾素治療後HBV-DNA也可陰轉。但是復發率較高,因此有人建議治療療程為1年。
臨床上發現一些患者雖然血清學HBV-DNA陰性和抗-HBe持續陽性,但是轉氨酶持續或波動性陽性,往往發展成進行性肝病。這類患者是因為前C變異株復制低於檢出水平,目前尚無特殊療法。這種情況可以做肝臟穿刺、活檢、組織學檢查,如果槍出慢性肝炎可應用。干擾素聯合口服第二代核苷酸衍生物綜合治療6-12月。
a干擾素治療中最常出現副反應是感冒症狀。可以出現全身乏力、發熱、頭疼、四肢酸軟等,可在注射a干擾素之前1小時給予撲熱息痛O.5-1.O克,以預防控制這些症狀。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全身其他反應,如厭食、惡心、嘔吐、一些神經反應障礙、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皮疹、瘙癢、注射部位局部紅斑等,可以對症治療,以減輕副反應的發生。
乙型肝炎HepatitisB
何謂乙型肝炎?
本病為致肝臟炎症的病毒感染。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體液中,但僅血液、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有傳染性。感染危險最高的人包括:乙型病毒攜帶母親的嬰兒,共用針筒的吸毒者,乙肝帶毒者的家庭成員和多性伴侶,其他危險人群有:集體生活的人群,接受透析治療者,直接接觸感染血液的醫務人員和實驗室人員。乙肝可呈攜帶狀態,一旦感染,有10%的機會成為終生帶毒者。
如何感染?
感染的主要途徑:1、圍產期(由乙肝帶毒母親分娩的嬰兒);2、經靜脈,因受污染的注射器注射,或刺傷;3、性(因感染性精液或陰道分泌物);4、少見的,粘膜或破損的皮膚接觸了感染的血液。
有那些症狀?
腹痛、惡心、嘔吐、有時關節痛、蕁麻疹或皮疹。無發熱或僅有低熱,尿色變深,皮膚鞏膜黃染(黃疸)。某些感染者僅有輕微症狀或無症狀。
症狀何時出現?
通常在感染後3個月左右,幅度為2-6個月。
傳染期多長?
症狀出現前幾周,感染者體液中就有病毒,在其後的幾個月仍有傳染性。如成為病毒攜帶者,則有潛在傳染性。
如何治療?
有一種抗病毒葯,對某些患者有效。可就醫獲得信息。
有否預防疫苗?
有。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夏威夷推薦出生的嬰兒均注射此疫苗,高危人群亦推薦使用,如乙肝感染者的家庭成員、性伴侶、從乙肝流行國家來的移民。
如何免受感染?
高度危險者注射疫苗。乙肝帶毒者不得與人共用:剃刀、牙刷和其他可能被體液污染的物品。
乙肝帶毒母親出生的嬰兒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可用於其他接觸者,如意外被血液污染或針刺後,應在24小時內給予注射疫苗。
對於性接觸,在14天內注射也可能有幫助。
Ⅵ 乙肝是怎麼傳染的
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HBsAg,在和戀人接吻時有可能會由於皮膚粘膜破損造成傳染。預防的最好辦法仍然是給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正常人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其產生抵抗力。如果有條件,應當全民預防乙型肝炎。 我回答過一些關於肝炎的問題,就把它拷給你吧。我想,它已能解決你的問題: 一 接吻傳染嗎? ⑴ 不建議接吻了。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表達激情也並不一定需要接吻。呵呵。 ⑵ 接吻不一定能傳染。我手頭病例資料太多,乙肝在夫妻間傳染的幾率竟然很小。為什麼,現在人們解釋趨向於:由於一方小「劑量」的長期傳染,使對方獲得了免疫效果產生抗體。 ⑶ 性生活盡量帶安全套。當對方變小三陽時可考慮不用。如此堅持個兩三年下來,你就會由於不經意的小感染而獲得免疫。 ⑷ 病人的經血有較強的傳染性,注意! 二 蚊子傳染嗎? 一般不。 ⑴ 我們知道,乙肝確實是經血傳染的。但和蚊子叮咬不同。 ⑵ 蚊子咬人,首先是向人體注入「抗凝劑」,就是那使我們感覺非常癢的東西。然後它吸血。若讓它飽餐,它會連注入的抗凝劑一同吸去,這時候人反而會感覺不太癢了。通常,在它吸血時,人會感覺到,一拍一打,會中斷這種吸血過程,人就會感覺很癢。 ⑶好,講到這會,你大約會明白了,蚊子不是把它肚裡已有的血注入到人體內。不是! ⑷ 僅當這蚊子剛剛吸了大三陽病人的血,而且它的吸器上沾有很多,這時候會有些傳染的可能性。 ⑸ 還有個解釋,說是蚊子分泌的抗凝劑本身對病毒的活性有影響,所以蚊子才當不了傳播乙肝的宿主。但是,它卻是傳播瘧疾和絲蟲病的罪魁禍首。 ⑹ 為了你的健康,我們應假定蚊子會傳播乙肝。應當對蚊子進行徹底的殺滅。 三 關於乙肝的四種傳染途徑 肝炎的病因很多,但日常為病毒性肝炎最常見,因此人們習慣將病毒性肝炎簡稱為「肝炎」。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徑有四種: 1 母嬰傳播 一般認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中約有1/3(約3千萬)來源於母嬰傳播。由於感染早,90%以上發展為慢性感染。研究表明,6歲以前的兒童感染後慢性化的危險性為30%左右,而成人期獲得性感染者中僅5%慢性化。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尤其HBsAg與HBeAg(乙型肝炎e抗原)雙陽性的母親傳染性強。病毒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傳播:(1)宮內傳播。主要通過胎盤傳染。對於HBsAg和HBeAg雙陽性孕婦,在懷孕後期(7、8、9三個月),每月注射1次高效價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能中和孕婦體內的乙肝病毒,減少胎兒宮內感染的發生。(2)宮腔內感染。指分娩過程中新生兒吸入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和陰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同時亦可能通過新生兒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感染。新生兒出生後用乙肝疫苗聯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即可得到有效預防。(3)產後感染。新生兒與母親的密切接觸也可能被傳染。對新生兒進行乙肝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聯合接種,能有效阻斷這種傳染。 2 血液傳播及醫源性傳播 乙肝病毒主要存在於患者血液中,因此經血液傳播也是一重要途徑。如:輸血或使用血製品、血液透析、被針頭或手術刀意外刺傷、共用刮鬍刀,以及牙刷、紋身、補牙等。 3 性接觸傳播 男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的精液具有傳染性。HBsAg陽性患者的精液注入黑猩猩陰道內後,黑猩猩發生乙肝感染的實驗提示配偶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性交時必須使用避孕套。 4 其他方式乙肝也可父嬰傳播 母嬰傳播是嬰兒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徑,但調查顯示,父嬰傳播也可以引起嬰兒乙肝,只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研究表明,乙肝患者的精子中確實帶有乙肝病毒,HBV-DNA可存在於精子頭部的細胞漿中,通過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細胞中繼續復制,發生子代細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嬰傳播。父嬰傳播的發生都是在生命的早期,有調查顯示,當父親表面抗原、e抗原雙陽性者,其所生嬰兒的感染幾率可達80%以上;當父親e抗體陽性時,其後代的感染幾率為20%左右。乙肝病毒的父嬰傳播的幾率比母嬰傳播還要大,而且更容易造成終身攜帶。從孕前開始阻斷乙肝病毒的父嬰傳播,如果患者是慢性乙肝並伴有肝功能異常,可用抗病毒治療,在病人傳染性降低後,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有針對性的保肝葯,維持一段時間後,可以懷孕。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