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真菌病害
Ⅰ 茶樹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方法有哪些
在核桃病害的化學防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噴霧,其次是種苗處理和土壤處理,在缺水的山區可以噴粉。
(1)噴霧
可濕性粉劑、乳劑、水溶劑等農葯都可加水稀釋到一定濃度,用噴霧器械噴灑。加水稀釋時要求葯劑均勻地分散在水內。噴霧時要求均勻周到,使植物表面充分濕潤。霧滴直徑應在200微米左右,霧滴過大不但附著力差,容易流失,而且分布不均,覆蓋面積小。
噴霧法的優點是施葯量比噴粉法少,葯效持久,防治效果較好。但工作效率比噴粉法低,並且需要一定的水源,在乾旱缺水的地區應用較困難。
(2)噴粉
噴粉是粉劑農葯的使用方法,一般用噴粉器噴灑。要求均勻周到,以手指按摸葉片,能在手指上沾有些微葯粉為宜。噴粉法效率較高,不需要水源,但用葯量大,葯效較差,現在已很少使用。
(3)種苗處理
用葯劑處理種子、果實、苗木、接穗、插條及其他繁殖材料,統稱種苗的葯劑處理。許多果樹病害可以通過帶病的繁殖材料傳播,因此繁殖材料使用前用葯劑進行集中處理,是防治這類病害經濟有效的方法。防治對象的特點不同,用葯的濃度、種類、處理時間和方法也不同。例如,表面帶菌的可用表面殺菌劑;病毒潛藏在表皮下或芽鱗內的,要用滲透性較強的鏟除劑;潛藏更深的要用內吸性殺菌劑。在核桃病害的防治上,進行種苗處理的方法主要是葯劑浸泡。把熱力處理與化學處理相結合的方法,統稱熱化學法,可以提高葯劑的滲透力,減少用葯量和處理時間,一般用於果實貯藏病害及種苗病害的防治。
(4)土壤處理
葯劑處理土壤的作用,主要是殺死或抑制土壤中的病原物,使其不能侵染為害。在核桃生產上,土壤處理一般用於土壤傳播的病害,例如核桃苗木立枯病、白絹病等病害的防治。土壤施葯的方法,有表面撒施、葯液澆灌、使用毒土、土壤注射等。前者主要用於殺滅在土壤表面或淺層存活的病原物;後三種主要用於在土壤中廣泛並能長期存活的病原物。在較大面積上施用葯劑成本較高,難以推廣。因此,土壤葯劑處理目前主要應用於苗床、樹穴、根圍的土壤。
葯劑處理土壤,可以引起土壤物理化學性質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變化。在進行突然葯劑處理前,要詳細分析,權衡輕重,不要貿然進行,以免帶來不良後果。
除上述方法外,殺菌劑還有其他一些使用方法。例如用葯液浸洗果實;用浸過葯的紙張包裹果實;用浸過葯的物品作為果品運輸過程中的填充物等;用葯劑保護傷口,塗刷枝幹防治某些枝幹病害;果樹塗白,防止凍害等。此外,用注射法和包紮法施葯,是防治系統侵染病害的重要施葯方法。
Ⅱ 茶花的病害有那些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
主要內防治葯劑有:退菌特800倍;多菌容靈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靈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為主,主要防治葯劑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兌30斤水噴霧。
(2)茶樹真菌病害擴展閱讀:
山茶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山茶花不宜強度修剪,它的花、葉,芽發育時間較長,樹冠形成也較均勻。基本上不需特殊修剪,只要剪去病蟲枝、過密枝、弱枝和截短徒長枝就行了。
山茶花是多花樹種,特別在生長衰弱的植株上,如果花蕾密集,就會消耗過多的養分,對植株生長不利。所以摘蕾是栽培管理上的重要一環,以每枝上留1~2蕾為宜,最多隻留3個,並保持一定距離。疏下的花蕾可供葯用。
山茶花花期較長,整個花期長達半年。所以及時摘去接近凋萎的花朵,對減少養分消耗,增強樹勢大有好處。
Ⅲ 茶樹常見病蟲害
茶樹主要芽葉病害有茶餅病、茶白星病等。前兩種病害以高山茶區發生較重;後一種病害在浙江、湖南等省常見。成葉老葉的主要病害有茶雲紋葉枯病、輪斑病、茶炭疽病和茶煤病等,在全國各茶區均有發生。
主要莖病有紅銹藻病、茶枝梢黑點病、茶莖潰瘍病。紅銹藻病在南方茶區及江南茶區發生較普遍。老茶園中常見莖病有地衣、苔蘚、膏葯病。茶胴枯病、茶枝木腐病等在局部地區茶園發生。
茶樹根病主要是根腐病類和茶苗根結線蟲病。根腐病類在南方茶區以茶紅根腐病和茶褐腐病為主;在華東和北方茶區以紫紋病和茶苗白絹病為主。茶苗根結線蟲病則在全國各茶區都有發生且較嚴重。
茶樹主要蟲害種類有:1.葉蟬類,包括小綠葉蟬和假眼小綠葉蟬,全國各茶區均有發生。2.蟎類有茶橙癭蟎,在全國各茶區均有發生;茶跗線蟎在西南茶區以及江南茶區的局部地區發生嚴重;茶短須蟎在江南茶區局部茶園發生。3.黑刺粉虱在江南茶區及華南茶區局部發生較重。4.蚧類有角蠟蚧和茶牡蠣蚧,在西南茶區普遍發生;長白蚧和椰圓蚧,在江南茶區發生。5.薊馬類(茶黃薊馬)是華南、西南茶區主要害蟲之一。6.毒蛾類有茶毛蟲,在各老茶區都有發生;茶黑毒蛾,在浙江等省發生嚴重。7.尺蠖類有油桐尺蠖,在華南、西南、江南等茶區均有發生;茶尺蠖在江南茶區發生,雲尺蠖在西南茶區危害嚴重。8.卷葉蛾類,包括茶小卷葉蛾和茶卷宗葉蛾。前者以江南茶區發生較重;後者在南方茶區發生較重。9.象甲類,以茶麗紋象甲為主。10.其它還有刺蛾類、蛾類、蚜蟲、蛀干害蟲(茶梢蛾等)、地下害蟲(蠐螬、大蟋蟀、白蟻等)。
26日1月茶樹常見病蟲害2011年
Ⅳ 茶樹常見的病害
茶樹常見的病害:
茶樹容易得茶餅病、茶輪斑病以及茶苗根結線蟲病,應加強茶園管理,增加茶樹抗病性來預防。在發病盛期前半個月噴施葯劑,可選用礦物油、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0.6%至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預防,茶餅病還可用75%十三嗎啉乳油,或者0.2%至0.5%疏酸銅液防治。
葉部病害
已記載的有近40種。
芽葉病害
主要有:
茶餅病,在西南茶區的高山茶園發生較重;茶白星病和茶圓赤星病,以華東、西南諸省的高山茶園,低溫高濕條件下受害嚴重;茶芽枯病是浙江、湖南等省常見重要病害之一。
成葉、老葉病害
以茶雲紋葉枯病、茶輪斑病、茶褐色葉斑病、茶煤病、茶赤葉斑病等在中國各茶區都常有發生。病葉易脫落,致使樹勢衰退。
莖部病害
已發現有30種左右。各茶區普遍發生的主要種類有茶枝梢黑點病、茶胴枯病、茶灰色膏葯病、茶枝黑痣病和茶樹苔蘚和地衣。西南茶區還有茶枝癌病。華南等地和安徽、湖南有茶紅銹藻病、茶黑腐病和茶線腐病。
根部病害
已記載的有30種以上。
主要種類有茶苗根結線蟲病、茶苗白絹病、茶根腐病。常致全株枯死。
成齡期根病
包括紅根腐病、褐根腐病、黑紋根病以及紫根腐病。
花和果實病害
種類較少。僅花腐病發生較普遍。
果實病害
有雲紋葉枯病和輪斑病。
Ⅳ 茶樹病蟲害防治
病蟲防治
茶樹病蟲害無公害防治,要根據病蟲害與茶樹、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及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因地制宜地採取以農業防治為主,結合進行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的策略,將病蟲害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農業防治農業防治重點是控制病蟲基數,創造不利於病蟲發生的環境條件。
1.合理密植。一般採用單行條植法,行距1.5米,叢距0.33米,每叢3株,每畝栽苗4000株。根系帶土移栽,適當深埋,以埋沒根頸為度,舒展根系,適當壓緊,使植株生長健壯,發育良好,抗病蟲能力相應提高。
2.加強管理。一是平衡施肥,按產定量。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少施化肥,盡量控制氮肥施用量。二是適時修剪和清園。每年都要適時修剪,剪去病蟲枝葉,清除枯死病枝;輕修剪深度為3~10厘米,中剪枝為現有樹高的一半,深修剪離地面20~30厘米,台刈為離地面5~10厘米。將病蟲枝深埋或火燒處理,以減少輪斑病、茶枯病的越冬菌源,減少茶蚜、茶毛蟲、茶黑毒蛾的越冬蟲卵塊和茶小卷葉蛾、蚧類的殘留基數。三是中耕培土。這項措施不僅能改善土壤墒情,有利於茶樹根系生長,而且能破壞病蟲越冬場所,殺滅土壤中茶尺蠖等的越冬幼蟲,深埋枯枝落葉,減少病原基數。四是及時分批留葉採摘。這樣可以除去新枝上茶小卷葉蛾、小綠葉蟬等害蟲的低齡幼若蟲和卵塊,減輕茶枯病危害。五是誘殺害蟲。對一些有趨性的害蟲,用燈光、毒餌、色板誘殺。此法大面積應用效果更明顯。
A.生物防治這是一項對人畜安全、對茶葉和環境無污染且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防治措施。
1.加強對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蟲的保護。在茶園周圍保留一定數量的植被,重視生物棲息地的保護,保護好赤眼蜂、茶園蜘蛛、紅點唇瓢蟲等害蟲天敵。
2.利用昆蟲激素等生物代謝產物治蟲。例如,對茶小卷葉蛾發生危害的茶園,可連片採用性引誘劑誘殺成蟲。生產實踐中還可利用有益生物的代謝產物來防治病蟲害。
B.化學防治嚴格按防治指標用葯,不能見蟲見病就急於用葯。對蟲口密度、病情指數超過防治指標的茶園,如茶跗線蟎被害芽佔5%或蟎卵芽佔20%,茶毛蟲每畝7000~9000頭,茶小綠葉蟬百葉蟲量10~15頭時,根據國家無公害茶的生產標准,安全合理使用葯劑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葯,如甲胺磷、甲基對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殺蟎醇等。用葯時,應選准農葯品種,注意使用方法、濃度及安全間隔期。如用Bt制劑300~500倍液防治茶毛蟲、茶尺蠖、茶黑毒蛾和茶小卷葉蛾,安全間隔期3~5天;用0.2%苦參鹼水劑1000~1500倍液,防治茶毛蟲、茶黑毒蛾、茶小卷葉蛾,安全間隔期5天;辛硫磷安全間隔期10天。注意輪換用葯,每種農葯在採茶期只能用1次。這樣既可以防止病蟲產生抗葯性,又可以減少殘留。
Ⅵ 茶樹菇病蟲害的防治
1、軟腐病病原是異形葡枝霉
始發生在菌柄基部呈深褐色水漬狀斑點,後病部逐漸擴大變軟、萎蔫、腐爛,並產生一白色絮球狀菌絲團,後期變為褐灰色。常在栽培後期,且氣溫不穩定、濕度大時易發生。 2、細菌性腐爛病病原為假單胞桿菌
病狀表現為菇估水漬狀腐爛、惡臭,病斑褐色有粘液,發生於菌柄和菌蓋上,使菌柄發黑,菌柄內纖維管束由白變黑。在菇房高溫高濕、子實體有機械損傷或蟲傷時易發生。
3、鏈孢黴菌鏈孢黴菌是競爭性雜菌
培養料受該菌污染後,其菌絲發展極快,並很快長出分生孢子,在料面形成粉紅色霉層,霉層松軟,多發生在袋口套環或棉塞附近,後逐漸長滿全袋,能抑制子實體生長。
4、水斑病生理性病害
茶樹菇菌蓋在積水條件下,常出現黃褐色水漬狀斑點,常不腐爛。但影響菇體外觀,賣價低。病因是菇房濕度過大,菌蓋凝結水珠,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
5、死菇生理性病害
幼菇生長至3-6厘米長時,萎蔫、變黃褐色而死亡,常整袋發生,造成減產。病因是溫溫度變化過大,幼菇不適應所致。
常見蟲害
1、眼菌蚊:幼蟲頭部黑色,老齡幼蟲4-6毫米,成蟲體長34毫米,暗褐色,成蟲較活躍,善飛,喜歡腐殖質,對光和菌香味具有較強趨性。其成蟲待開袋出菇後,在培養料表面產卵,孵出幼蟲,以幼蟲鑽進茶樹菇子實體內蛀食為害,群集於菇柄基部為害,造成大量子實體死亡,或在培養料表面蛀食菌絲,使菌袋不能出菇。
2、蚤蠅:幼蟲蛆形,長2-4毫米,成蟲分兩型,體長1.1-1.8毫米,體黑色至黑褐色,活躍,爬行迅速,對光和菌香味具有較強的趨性,喜光喜濕,在10-35℃下均能交尾繁殖。主要以幼蟲為害培養料,幼蟲從菇蕾基部侵入,在菇內上下蛀食,咬食幼嫩組織使菇體變成海綿狀,最後把菇蕾吃空。
3、癭蚊又名菇蠅,菇蚋。幼蟲群集在菌柄基部,蛀入菌柄、菌褶、菌蓋等處,使整個菇體枯死,或菇體帶蟲、品質差。幼蟲體長約0.3毫米,老熟幼蟲長2.7-3毫米,米黃色與桔紅色,可進行幼體無性生殖,即老熟幼蟲每頭可「胎生」子幼蟲20多頭,胎生幼蟲活動能力強,爬行迅速。幼蟲喜濕,在水中能存活數天,在乾燥條件下,活動困難;在培養料濕度75%以上時,即可進行「胎生」,成蟲具趨光性,雌蟲每頭交尾後可產卵20多粒。在8-37℃均可繁殖為害。
4、蟎類主要是粉蟎,成蟎和幼蟎均能為害。菌絲被為害後表面呈黃色或褐色粉狀物,子實體被害後呈黃褐色的斑點,使菇柄或菇蓋上有凹斑或畸形。雌蟎體長280-350微米,表面光滑有光澤,雌蟎體長320-415微米。一年四季均可生長發育,喜濕怕干,多雨季節發生較多。
防治方法
1、搞好環境衛生,嚴格消毒菇房
①菇房特別是舊菇房,使用前全面清除室內外的雜草、雜物等,菇房設置在遠離倉庫、畜舍和垃圾堆的向陽地。
②用硫磺熏蒸菇房,先向內牆噴水,再按10克/立方米的硫磺粉加入點燃的木炭盆中,關閉門窗,熏蒸24小時。
③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熏蒸,用量分別為3克/立方米、8克/立方米。用時將量好的福爾馬林放入容器中,置於房中央,然後輕輕加入稱好的高錳酸鉀,關閉門窗,熏蒸24小時。
2、設置防蟲門窗,燈光誘殺
菇房鳳兩層紗網,外層為防鼠的鋼網,內層為80目的防蟲網;房內裝一盞黑光燈,燈下放一盤廢料浸出液,再加幾滴敵敵畏,每晚關閉門窗,開燈誘殺3-4小時,減少菇房內單位空間的蟲口數。
3、培養料徹底滅菌,接種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及時清理病蟲菇
滅菌、接種嚴格按要求進行,防止培養料、接種帶入病蟲;勤檢查,發現病蟲菇要及時清除帶病蟲的菇體和周圍的培養料,然後用5%的石灰水塗抹。
4、控制好各生長時期的溫濕度
茶樹菇各生長期的溫度要求為:原基分化為10-16℃,子實體發育為13-25℃;子實體形成時加強通風,避免濕度過大,控制相對濕度在85%左右,子實體表面不能有水滴或呈水漬狀。
5、化學防治
茶樹菇發菌速度慢,培養時間長,易受鏈孢黴菌為害;出菇階段易發生細菌性病害及菌蚊等為害。茶樹菇出菇不齊,給防治菌蚊帶來不便,所以要掌握蟲情,結合出菇動態,採用高效、低毒的葯劑。
①、病害防治:
幼菇期常遇到細菌性病害,定期在地面撒石灰粉或噴石灰粉加漂白粉混合劑,可減輕病害發生。病害發生應及時清理干凈,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如下葯劑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80%二氯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1000倍、10%特克多可濕性粉劑10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
②、蟲害防治
A、驅避或毒餌:在門窗處掛上醮有敵敵畏的棉布條,可防蚊、蠅進入。蟎類較多可用500克醋酸、50克紅糖和500克水的混合液,滴入數滴敵敵畏拌均勻,用布條沾上混合液,掛在菇架上,每隔一定時間取下布條,泡入開水中,將蟲殺死,布條浸入糖醋液反復多次使用,效果顯著。
B、直接噴灑農葯:若發現蟲、蟎較多時,在每潮菇採收後,選用如下葯劑噴殺:2.5%溴氰菊酯乳劑2500-3000倍、20%殺滅菊酯乳劑1500-2000倍,20%綠百事乳劑2000-3000倍。 每一種病害都有相應的特徵,根據其特徵可看出其有什麼病,蟲害當然是能看見蟲子。
Ⅶ 茶樹主要的病蟲害有哪些
茶樹主要病害症狀及發病規律
1.茶葉赤星病。主要發生在茶樹的嫩葉和新梢。初期呈褐色針頭狀小點,逐漸擴大為褐色或紫色小斑,邊緣深褐色,中央凹陷,呈灰褐色;同一葉片上,多個病斑可連成不規則的大斑;還可為害葉柄,引起葉片脫落;濕度大時,病斑正面中央產生灰色霉狀物。赤星病是低溫高濕性病害,以春、秋多雨季節發生嚴重。凡日照短、陰濕霧大的茶園發生較重;茶園管理粗放,肥料不足,採摘過度,茶樹生長弱的茶苗或生長較柔嫩的茶苗都易發病。
2.雲紋葉枯病。病害多從葉尖或葉緣發生,褐色,半圓形或不規則形,呈波浪狀輪紋,似雲紋狀,後期病斑上生灰黑色扁平的小粒點。該病害是高溫高濕性的病害,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發病盛期。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肥料不足或茶樹受凍或旱害或夏季陽光直射,水分供應不勻,造成日灼斑後易發此病。
3.輪斑病。主要為害成葉和老葉。常從葉尖或葉緣上開始發病,逐漸擴展為圓形至橢圓形或不規則的褐色大病斑,成葉和老葉上的病斑具明顯的同心輪紋。嫩葉上染病時病斑上沒有輪紋。茶輪斑病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高溫高濕有利於此病的發生,一般在夏、秋兩季發生重。排水不良,扦插苗圃或密植茶園,濕度大時易發病。
4.炭疽病。主要發生在茶樹成葉上,老葉和嫩葉上也偶有發生。病斑多從葉緣或葉尖發生,初期病斑呈暗綠色水漬狀,沿葉脈蔓延擴大,變為褐色或紅褐色,後期可變為灰白色。病斑正面可散生許多黑色、細小的突出粒點。茶炭疽病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多在嫩葉期侵入,在成葉期才出現症狀。春夏之交及秋季雨水較多,茶炭疽病發生較重;夏季則因氣溫偏高並常乾旱少雨,不利於炭疽病的發生。
茶樹主要病害症狀及發病規律
1.茶葉赤星病。主要發生在茶樹的嫩葉和新梢。初期呈褐色針頭狀小點,逐漸擴大為褐色或紫色小斑,邊緣深褐色,中央凹陷,呈灰褐色;同一葉片上,多個病斑可連成不規則的大斑;還可為害葉柄,引起葉片脫落;濕度大時,病斑正面中央產生灰色霉狀物。赤星病是低溫高濕性病害,以春、秋多雨季節發生嚴重。凡日照短、陰濕霧大的茶園發生較重;茶園管理粗放,肥料不足,採摘過度,茶樹生長弱的茶苗或生長較柔嫩的茶苗都易發病。
2.雲紋葉枯病。病害多從葉尖或葉緣發生,褐色,半圓形或不規則形,呈波浪狀輪紋,似雲紋狀,後期病斑上生灰黑色扁平的小粒點。該病害是高溫高濕性的病害,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發病盛期。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肥料不足或茶樹受凍或旱害或夏季陽光直射,水分供應不勻,造成日灼斑後易發此病。
3.輪斑病。主要為害成葉和老葉。常從葉尖或葉緣上開始發病,逐漸擴展為圓形至橢圓形或不規則的褐色大病斑,成葉和老葉上的病斑具明顯的同心輪紋。嫩葉上染病時病斑上沒有輪紋。茶輪斑病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高溫高濕有利於此病的發生,一般在夏、秋兩季發生重。排水不良,扦插苗圃或密植茶園,濕度大時易發病。
4.炭疽病。主要發生在茶樹成葉上,老葉和嫩葉上也偶有發生。病斑多從葉緣或葉尖發生,初期病斑呈暗綠色水漬狀,沿葉脈蔓延擴大,變為褐色或紅褐色,後期可變為灰白色。病斑正面可散生許多黑色、細小的突出粒點。茶炭疽病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多在嫩葉期侵入,在成葉期才出現症狀。春夏之交及秋季雨水較多,茶炭疽病發生較重;夏季則因氣溫偏高並常乾旱少雨,不利於炭疽病的發生。
茶樹主要蟲害發生特點
1.假眼小綠葉蟬。假眼小綠葉蟬以成蟲和若蟲吸取汁液為害茶樹,導致茶樹芽葉失水、生長遲緩、焦邊和焦葉,造成茶葉減產、品質下降。
2.茶蚜蟲。以若蚜和成蚜聚集在新梢嫩葉背及嫩莖上刺吸汁液為害茶樹,影響茶葉產量和品質。茶蚜除直接吸取汁液為害茶樹外,還可分泌蜜露引發煤病,影響茶樹葉片的光合作用。
3.茶蓑蛾。茶蓑蛾是茶樹上的一種食葉類害蟲,以幼蟲護囊在葉片背面取食茶樹嫩葉為害,懸掛在中下部枝葉上,可影響茶樹的生長勢和茶葉產量。
茶樹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1.農業防治調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長環境,以增強作物對病、蟲、草害的抵抗力,創造不利於病原物、害蟲和雜草生長發育或傳播的條件,以控制、避免或減輕病、蟲、草的為害。
①清潔茶園,及時除草,減少病蟲寄主和交叉傳播。3月中下旬,用微耕機清除茶園周邊和幼齡茶園行間雜草。6月上旬,茶園修剪後,採用微耕機淺中耕清除茶園和周邊雜草。9月上中旬,在雨後睛天,人工鋤除田間雜草。改化學除草為人工除草,減少化學葯品的使用,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②合理灌溉,及時排澇,促進茶樹生長,增強抗性。
③深施腐熟的有機肥,培肥地力。12月份,每畝施腐熟的牛羊糞2000公斤,在茶園行間開溝深施,施後用土覆蓋,培肥地力。
④推廣配方施肥,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施用量。
2.物理防治
利用茶園部分害蟲有較強趨光性的生物特性,採用燈光和粘蟲板誘殺的方法,減少害蟲的發生。
①懸掛太陽能殺蟲燈:每20畝安裝1盞殺蟲燈,燈距離地面1.5米左右,安裝太陽能殺蟲燈25盞,每月檢查清掃一次。
②粘蟲板誘殺:在茶園行中安裝黃色和藍色粘蟲板,誘蟲板高出茶樹樹冠30厘米,每畝插20塊誘蟲板。每畝黃色板10張,藍色板10張。
3.化學防治
採取農葯統一采購,統一庫存、統一管理、統一使用、統一配製、統一機動噴霧的「六統一」辦法,規范施葯,減少農葯施用量30%,農葯使用效率提高25%以上。
根據茶園病蟲害發生情況,監測評估達到防治閾值時,實行化學防除。5月份,在茶葉採摘結束後,每畝用43%戊唑醇20毫升+2.5%氯氟氫菊酯25毫升+99%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8月上旬,10月30日至11月2日,每畝用43%戊唑醇20毫升+2.5%氯氟氫菊酯25毫升+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99%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防治茶葉赤星病、葉枯病、炭疽病、茶輪斑病等病害和茶網蝽、蚜蟲、薊馬、葉蟬、小綠葉蟬、蓑蛾、粉蚧、蠟蚧等害蟲;11月份用45%石硫合劑150倍液殺除蟲卵和滅菌,畝用量200克。
Ⅷ 茶樹病蟲害防治的介紹
《茶樹病蟲害防治》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陳雪芬研究員編著。全書分茶樹病蟲害發生概況、茶樹病害防治的基礎知識、茶樹病害防治、茶樹蟲害防治的基礎知識、茶樹蟲害防治、茶樹病蟲害綜合防治6部分。共介紹病害29種,蟲害70種,並附有彩圖68幅。適合全國茶農、技術員、有關院校師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