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多少度
『壹』 世界衛生組織評價傳染病嚴重程度是哪十個標准
在人類抄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不斷地襲遭受到傳染病的困擾。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類與傳染病做斗爭的歷史。其中最可怕的是病毒引發的傳染病,因為病毒個體小,基因少,變化快,傳播速度快。最可怕的病毒有時不是毒性最強的,而是那些新出現的病毒,因為科學家要找到對付新病毒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往往會造成大范圍內的傷亡。
1 、埃博拉病毒——目前最可怕。
2、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家族「最危險成員」。
3、艾滋病毒——攻擊免疫細胞,惡性腫瘤「登門拜訪」。
4、 天花病毒——放心,已被消滅!
5、狂犬病病毒——發病後死亡率100%!。
6、 肝炎病毒——家有「五兄弟」,都是「狠角色」。
7、登革熱病毒——「嗡嗡」來傳播,孩子易中招。
8 、sars冠狀病毒——中國人民最熟悉。
9、馬爾堡病毒——目前沒法治。
10、10 西尼羅河病毒——又是蚊子惹的禍。
『貳』 傳染病的流行強度有哪幾種類型
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病原體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為寄生蟲,寄生蟲引起者又稱寄生蟲病。有些傳染病,防疫部門必須及時掌握其發病情況,及時採取對策,因此發現後應按規定時間及時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稱為法定傳染病。中國目前的法定傳染病有甲、乙、丙3類,共37種。
傳染病的特點是有病原體,有傳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後常有免疫性。有些傳染病還有季節性或地方性。傳染病的分類尚未統一,有人按病原體分類,有人按傳播途徑分類。傳染病的預防應採取以切斷主要傳播環節為主導的綜合措施。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必須具備3個環節,即傳染源(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傳染他人的途徑)及易感者(對該種傳染病無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斷其中的一個環節,即可防止該種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各種傳染病的薄弱環節各不相同。在預防中應充分利用。除主導環節外對其他環節也應採取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預防各種傳染病。
『叄』 國家法定傳染病分類
法定傳染病
由於已知傳染性疾病中,部分可對人類造成重度傷害,或是可能引發大流行,許多國家因此借用政府的公權力,協助醫療體系嚴密監控這類疾病的發生及後續發展,避免疫情擴大,這些傳染病特稱為法定傳染病,在相關法律下,通常醫師有義務依照疾病分級,在指定的時間內或以規范的流程對衛生主管機關進行通報。
分類管理
《傳染病防治法》根據傳染病的危害程度和應採取的監督、監測、管理措施,參照國際上統一分類標准,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將全國發病率較高、流行面較大、危害嚴重的38種急性和慢性傳染病列為法定管理的傳染病,並根據其傳播方式、速度及其對人類危害程度的不同,分為甲、乙、丙三類,實行分類管理。
甲類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也稱為強制管理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對此類傳染病發生後報告疫情的時限,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的隔離、治療方式以及對疫點、疫區的處理等,均強制執行。
乙類傳染病
乙類傳染病也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
對此類傳染病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防治方案進行預防和控制。其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這四種傳染病雖被納入乙類,但可直接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丙類傳染病
丙類傳染病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對此類傳染病要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監測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2008年5月2日,衛生部已將手足口病列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丙類傳染病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對此類傳染病要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監測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傳染病防治法》還規定,國務院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分別依許可權決定傳染病病種的增加或者減少。
『肆』 常見的傳染病
春季常見傳染病特點及防治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簡稱流腦,病菌經呼吸道傳播。得了流腦後,最初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流鼻涕、鼻咽乾燥、咽痛、全身不適等。有些人的病情會繼續發展,患者突然高熱,往往體溫達到40攝氏度,伴有寒戰。流腦雖然主要是腦膜發炎,但腦實質也會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害。所以,一旦出現感冒症狀伴高熱、嘔吐等應迅速送患者到醫院治療。
預防措施:切斷流腦的傳播途徑,對患者實施隔離,隔離時間應持續到患者症狀完全消失3天後。在流行季節里,要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家中要做到「三曬一開」,即曬衣服、曬被褥、曬太陽和開窗通風。
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和戊肝病毒可以污染水源、蔬菜、食品及各種用具,接觸這些含有肝炎病毒的物品或肝炎患者本人都可能造成感染。春季大量海鮮上市,尤其是毛蚶等海產品,其所含病毒量往往是其他物品的幾十倍。一些地方有生食海鮮的習慣,一旦食入帶有病毒的海產品,發病的概率極高。
得了急性甲肝和戊肝,其表現通常是發熱、全身疲乏、食慾不振、厭油膩、惡心嘔吐、尿色深黃如濃茶,眼睛和皮膚發黃,肝功能檢查出現轉氨酶迅速升高到幾百甚至幾千單位。老人和孕婦一旦感染戊肝,後果較為嚴重,可能發生肝壞死即重型肝炎。甲肝得過一次就不會再
得了,但是戊肝可能會得好幾次。
預防措施:目前預防甲肝已經有了非常成功的減毒活疫苗,普通人尤其是小孩,應該及時接種。
春季常見傳染病特點及防治
流行性出血熱
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某些病毒引起的以鼠類為傳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一組以發熱、出血和腎臟損害為主要臨床特徵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
預防措施:滅鼠滅蟎、疫苗注射。
百日咳
百日咳是小兒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由百日咳桿菌引起,表現為陣發性痙攣咳嗽,常出現吸氣末吼氣,病程可達三個月以上,故稱百日咳。幼嬰常因此病導致窒息、肺炎、腦病等,病死率高。
預防措施:患者應隔離7周。疫苗注射常用「白百破」(即白喉類毒素、百日咳疫苗、破傷風類毒素)三聯疫苗。如果嬰兒與患者接觸,可口服紅黴素。
流行性腮腺炎
這種病通過飛沫呼吸道傳播。患者大都有發熱和輕度全身不適,常見並發症為不同程度的腦炎,青春發育期患者可並發睾丸炎或卵巢炎。
預防措施:將患者隔離可明顯減少繼發病例。在流行季節對易感者多的機構,應勤通風,用0.2%醋酸熏蒸、噴灑。腮腺炎無特效療法,適當使用一些中葯即可,不主張亂用干擾素、皮質激素、病毒唑等。
麻疹
麻疹傳染性極強,易感者多為兒童。患者初期症狀和感冒差不多,發熱3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首先起於耳後、發際處,主要是斑久疹,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皮疹3—4天後逐漸脫屑消退,逐漸康復。
預防措施: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麻疹沒有特效葯物,主要是護理好患者,減少並發症,寢室要溫暖、濕潤、空氣清新,光線不宜過強。定時通風換氣,要用溫水清洗顏面、眼鼻分泌物,定時用鹽水或漱口水漱口。
『伍』 傳染病的等級有哪幾種.
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專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屬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
丙類傳染病是指: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甲類是後果嚴重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依次遞減。
『陸』 國家規定的一、二類傳染病
甲類:鼠疫、霍亂。 乙類: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 丙類: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現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已將「非典」列為乙類傳染病 http://www.cass.net.cn/show_news.asp?ID=6996
『柒』 傳染病的等級劃分
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決定並予以公布。
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此次甲型H1N1流感(以前稱豬流感)被劃入到乙類傳染病,但其預防、控制也被納入到甲類,說明其傳染力強、暴發流行後果嚴重倒最高程度了。甲類是後果嚴重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依次遞減。
詳細情況還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捌』 關於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點是:突然發病、發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過程短但能多次反復。
(一)傳染源 病人是主要傳染源,自潛伏期末即可傳染,病初2~3日傳染性最強,體溫正常後很少帶毒,排毒時間可長達病後7天。病毒存在於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中,並隨咳嗽、噴嚏排出體外。由於部分免疫,感染後可不發病,成為隱性感染。帶毒時間雖短,但在人群中易引起傳播,迄今尚未證實有長期帶毒者。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病毒存在於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過說話、咳嗽或噴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氣中,並保持30分鍾,易感者吸入後即能感染。傳播速度取決於人群的擁擠程度。通過污染食具或玩具的接觸,也可起傳播作用。
(三)易感人群 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與年齡、性別、職業等都無關。抗體於感染後1周出現,2~3周達高峰,1~2個月後開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最低水平,抗體存在於血液和鼻分泌物中,但鼻分泌物的抗體僅為血液中的5%左右。流感病毒三個型別之間無交叉免疫,感染後免疫維持時間不長,據現場觀察,感染5個月後雖血中有抗體存在,但仍能再資助感染同一型病毒。呼吸道產生分泌型抗體,能阻止病毒的侵入,但當局部粘膜上皮細胞脫落後,即失去其保護作用,故局部抗體比血液中抗體更為重要。
『玖』 傳染病的發病率有多大程度是可控的
傳染病控制,首先最重要的是做好傳染病監控。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所有的醫院在檢測到傳染病病原體後都必須第一時間向疾控中心報告,讓疾控中心知道現在流行情況是個什麼情況了。知道了傳染病流行情況後,針對當前流行的疾病,重點是做好防控工作。防控主要是針對傳染病的傳播特性在做處理。包括但不限於:對傳染性強的患病做隔離;醫護人員自身保證不帶病原體出隔離區;針對病情對人民群眾做宣傳。
讓大家都戴口罩,不要去人群聚集點;開發疫苗在人民群眾中接種。阻斷傳播路徑。傳染病怎麼傳播,我們就阻斷它傳播的環節。疾控說白了就是:預防+阻斷病毒傳播路徑。真的發病了,疾控能做的就是隔離。剩下的就是醫生來做治療了。具體的怎麼樣控制傳染源等等那就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傳染病的傳播無非有三個要素:1、傳染源2、傳播途徑3、易感人群切斷任何一個都可以切斷傳染病的傳播,疾控出台的各種措施也無非從這幾個角度出發。
至於多大程度可控,那就要看剛剛的三要素的聯合作用。發病率指某段時間內發生新病例的頻率,一般是以年為時間段以上,憑自己所知回答的。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專門學公衛,或者是做公衛的大神能進一步解答或是指正。其實任何傳染病都是一樣的控制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